3月中旬接触到一款游戏《中国式家长》,一款休闲向角色成长游戏。玩了好几代,很有意思,在玩这款游戏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拿自己的过去和游戏中对比。发出哎,这个经历我也有过吖,原来有这种经历的人有这么多的感叹。
游戏里的日常





玩了好几代,玩游戏的总时间大概有20多个小时左右,从游戏的数字量化角度,总结了几个教育中的方式,不能说绝对正确,仅供参考:
- 成绩真的不能说明什么
- 有一个有钱环境的重要性
- 有一个适合理想的重要性
- 成功可能是几代积累下来的
成绩真的不能说明什么

以上是一张家族的族谱,上面列出了游戏里的前三代的名字、学校、职业和生平。
由于游戏的结局是最终的职业,我们可以看到第1代欧巴渣男高考405分成了人力专员,第二代玫瑰女孩高考388成了知名声优,第三代魔力女怪高考568成了驻唱歌手。虽然没玩很多盘,抓不到什么规律,从短短3盘游戏里,其中收入做好的是知名声优,收入最差的反而是驻唱歌手。我就奇怪,按道理,成绩更好才应该得到更加优厚的奖赏才对。
这就让我不得不想到成绩差并不能说明你就不能获得好的收入,成绩好也不能让你一定拥有高的收入。只能说成绩好是找到好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因此,成绩好虽然重要,但真的不能说明什么,而且公司的简历里,除了真的成绩好的可以把分数打印到纸上,大部分公司还是看学校来做划分。也就是说全校从10名以后的毕业学生,对比全校倒数10名毕业学生,在招聘人员眼里可能学历上差别不大。
有一个有钱环境的重要性
游戏里面有一个零花钱制度设计,按照爸妈那一代的职业提供相应的零花钱。得到零花钱来到商店,在里面你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道具。好比我们跟那些穷小子相比,就是人民币玩家的感觉,开了金手指,刚出生就有一个把99999999级别的倚天屠龙大宝剑和一本玉女心经秘籍。
为什么会有零花钱制度呢?
游戏两个指数,分别是个人压力指数和父母愉悦度,我们可以在商店里购买到减压的道具,取悦父母的道具和提升你学习及个人技能的道具。某种程度上说,只要你能把手上的钱用的好,你就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喜爱,愿意给你买钢琴,游戏机,愿意带你远足,东南亚出国旅游,还能接触到许多新的技能。
我对游戏的第三代印象魔力女怪蛮深的,因为她妈是个知名声优,,她能够获得50金每局游戏,如果她爸是欧巴渣男,那是真的小气,只给20金每局游戏。魔力女怪是个智商,想象力超高两项指标均破1万点的女孩,这全都要归功于后期在商店买了3年高考5年模拟的道具书,重金买下后每天在家里面用它,能够带来很多的能力加成,堪比生长激素。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使用道具书太多,个人的压力数值就会急剧增加,角色可能就“长坏”了,那怎么办?

虽然我们买好吃的,但实际上是减少我们压力最直接最快的途径
当叮,还是要看手上的钱,随着我这就接过人民币玩家的大旗,来到商店,让猥琐的商店老板拿出了各种各样的特色零食,五颜六色的降压药,摆手弄姿的按摩器之类的东西,开启了无限回合轮流交替使用3年高考5年模拟指导书和各种减压道具带给我的混合双打体验。那段时间是我最快乐也是升级最快的时间,就好像从火炉里拿出烧红的钢材,用铁锤敲锤重塑之后,放入冷水发出“滋滋滋滋”的声音,接着丢回炉锻造。
谁可以享受这样天堂和地狱的同时洗礼?我知道有钱人绝对可以,但穷人大概只能在地狱里煎熬,直到靠自己爬上天堂。而最有钱的可能自己造天堂和地狱,因为他们可能就是上帝了,只要爸妈同意,能够摆脱高考的象牙塔。
有一个适合理想的重要性
这还要从第三代魔力女怪这个高智商高想象力的女孩讲起,一直到现在,为什么魔力女怪拿了568的高考成绩,考入的是中国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的云南大学,最后成了个驻唱歌手。太不科学了,这摆出来的姿态是用最高超的车技开最慢的车,用最快的速度干最慢的活,让诺奖得主教导幼儿园的小朋友,非常不科学。
排除了成绩和钱的问题,那就只能拿理想开刀了。我在魔力女怪的成长过程中,小升初,初升高的理想选择里面,选的都是舞蹈家,艺术家和歌唱家之类的艺术职业,看来我真是不称职的“家长”,又一个伤仲永的故事。
始终还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理想才可以在人生选到一条比较“舒服”的路,但谁知道呢?或许魔力女怪尽管很优秀,可能就是在唱歌这件事情里找到了这辈子打不倒的热爱也说不定。
我始终觉得小孩子有自己的理想,生活会很有活力一点。不希望这些理想是别人,上代人趴下来的皮,希望能从小孩子自己的心里面萌芽的理想最好。
其实我挺怕遇到没有理想的人的样子,我能猜想的是,但凡是读到了大学的人,生活的前二十三,四年都被牢靠的吸附在学习的阴影下。等他们从这片阴影下出来之后,又急急忙忙的想去另一片阴影躲一辈子,不知道是惧怕阳光还是何由。我会很努力的与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收效甚微,说了一下午,明天就忘记了昨天的内容,好像在学习的背影下失去了成长的能力般。
路径依赖,这是我想到的能够解释之一。没有栗子,举一个最金典苹果:
现代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但为什么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呢?他不可以是十英尺,十五英尺?这样火车就能够变宽,承载更多的货物,不是吗?
原来,早期的铁路是有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有道理,可我们还是不知道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
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你以为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太天真了,骚年。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要通过隧道,而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
所以,由于路径依赖,两千年前由两匹马屁股决定了现在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
看出什么了吗,我觉得他们可能“路径依赖”了。过去我们一直追随着学习的背影,毕业后,选择追随另一样东西的背影,可能是贪婪,可能是欲望。追随的“路径依赖”,让我们不敢停止追随某样东西,追求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
想想如果我们以前追随的并不是学业之流,而是自己自发的热爱的理想,那会怎么样?
成功可能是几代积累下来的


我要承认一下,其实每一代人,我都是在心里下了目标的,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牛逼的艺术家,歌唱家或者网红。三代下来,我都没有成功的达到这个目标。第二代好像稍微有点搞头,但只是声优,有漂亮的长相却得屈居幕后,不得劲。
古人云,顺势而为,厚积薄发。我这么说,是因为我有注意到一个游戏中的天赋继承的机制,上一代比较优秀的属性会转化成少量转移到下一代身上。有可能是我女天赋不够高,所以只能等个几代后才能出来一个人才。
但可能也不全是这个因素,也可能成长的方法错了,导致走向错误的结局。之所以这么讲,我刚刚查了,成为网红和有影响力的人物需要情商和魅力。。。无语,前几代的魅力值我全部没有主动去加。当然这是我主动去查攻略才知道的,就好比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某领域的前辈,他们传授他们的经验下来,我们学习。但如果我自己的研究,可能还得再玩三代才能注意到魅力这个属性值,这个属性值太不显眼了。那就不得不说,成功可能是几代积累下来的。
如果你能够学到前人有用而且永不过时的经验,那就拿好了,只要有机会,扩大交友圈,阅读经典书籍,了解历史;如果没有而且还不愿意交友看书增长见识,那运气真是不好呢,你就当那个“前人”好了。
往期文章:
如果你在我的文章里获得过思考和启发,如果你想看到我制作更多用心的文章,欢迎通过订阅的方式关注我的频道,每一个关注的行为,都是在为你想要的那个世界投票,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