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假设 经济学的基石

关键词:

  • 经济人假设 (econimmic man’s hypothesis): 每个人都是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
  • 看不见得手 (invisible hand): 最早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他认为社会存在着一种不同于人为秩序的"自然秩序"。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价格机制,在价格机制的诱导下,经济可以有效地运行,达到最佳状态,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相对于事实本身来讲,所有的科学都不是真事,因为科学都有自己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下面,来推演出一系列的结论,但是往往假设很难成为现实。
所以,理论并非现实本身,而仅仅是对现实的解释和描述。现实本身太过复杂,任何理论都没办法百分百地做到还原,比如人的心理活动。因此不存在有不受约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一切以此标榜的所谓法则,都是毫无用处的骗人之术。
如果你开始不怀疑假设,哪怕看起来荒唐的假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科学之门。

有人常常怀疑假设,说假设不合情理等,这是没有科学素养的主要标志。假设是研究、认识复杂世界的需要。只有作出假设,忽略掉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关注研究的因素本身,才有助于迅速认清事情的本质。如果不作假设,同时考虑所有情况,很难取得进展。

比如,地图就是对城市的一种假设。在地图上,现实中弯曲的路变成了直的,高度不同的建筑全都是一样高,而且全都缩小了如干倍。如果没有这些处理,地图和城市本身一模一样,地图还有什么用呢?

当然,假设可以变动的,如果在一个假设下得到的结论跟现实相差太大,就可以改变假设。但是一旦假设给定,就要在这个假设下分析事物,以保证逻辑上的一致性。

经济学上的假设不止一个,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意思是说,每个人,当然这个人不但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厂商,都是在给定约束(收入、时间、价格等限制)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
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否定了这个假设,就等于不去认同经济学本身。

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的,而且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最大化。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看待人和人的行为呢?
人是高级动物,首先是动物来讲,动物是有趋利避害的本恩本能的,人也是如此,趋利避害就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极大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这就是人性。人性是我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只有这样才是人。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一份工作每月给你1000块,一份给你5000块,你当然选择后者;假如你不幸遇到了黑社会,让你要么断指,要么断腕,你当然不想被断腕。断指的取舍非为取害,是取利,是为了争取自己更大的利益。
在险峻和特殊的情况下,人性是多么的昭彰。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对立一统 ->
对于多数人来说,事情对自己有利才快乐,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这些人,人数不会很多,对他们来说,事情于己有利,是快乐的,但是,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他们会觉得更快乐。这些人的偏好中,利他的倾向非常明显。如果不做利他的事情,他们反倒少些快乐。
还有些人,做了亏心事,为了类似于宗教式的纯洁性,就拼命做好事。有些人捐款好多钱给别人,是为了减轻心灵的痛苦。这跟有些人发财就天天烧香一样,都是为了自己好。在客观上,他们的行为是好的,甚至是高尚的;但是在主观上,他们也是为自己更快乐。

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统一为利己。
必须强调的是,利己,绝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自己的利益。而在通常情况下,是增进双方的利益。
一切以损人为代价的行为,最终是不能持续下去的,因为谁也不比谁傻多少。

亚当·斯密说过,每个人都不知道如何增进他人的利益,甚至也不知道他人的利益为何物。每个人仅仅知道自己的利益,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但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是他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去实现他人的或者公众的利益,虽然这不是他的本意。

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要比他从他人利益出发去做事,结果对他人更好。

有人会问,如果每个人都从别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岂不是更好吗? 愿望当然好,但这不是世界的本质,不是人性的本质。人类不是没有试过,但是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么,怎样保证个人在促进自己利益的时候也促进他人的利益呢? 人类在经济学中找到了市场经济制度,市场交易就能保证这一点。任何交易都是双赢的时候,双方才会接受,或者说至少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中国古代先贤的代表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喻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在孔子心中,义与利是水火不容,不能同时获得的。甚至提倡必要时候,君子应该选择求义而舍利,甚至舍命。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先贤全部秉承这样的观点,墨子在《墨经》里面说,义,利也。比如,忠,当然是义,可是它利君;孝,是义,它利亲;功,是义,它利民。墨家给义赋予了类似于边沁的功利主义色彩。
他们的主张很正确,义的本质,不过就是利的延伸价值或是说成为利的迷彩。

在经济学家开来,所有人,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也就是说人都是逐利的。如果说,君子的行为是为了别人好,而小人的行为呢,则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最终却也是对别人好,甚至是更好。君子也好,小人也好,都喻于利。

往期文章:


如果你在我的文章里获得过思考和启发,如果你想看到我制作更多用心的文章,欢迎通过订阅的方式关注我的频道,每一个关注的行为,都是在为你想要的那个世界投票,我们下期见。

 


欢迎大家关顾我的Facebook主页「Y Life Book」以及我的公众微信号「不点语书」,我们下期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