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和垄断

关键词

  •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与其他厂商有所差别,因此对消费者构成垄断;同时,每家厂商的产品差别又非常小,他们之间又存在竞争的关系。
  • 寡头(oligopoly):少数几家大的厂商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竞争与垄断

完全竞争和垄断是市场谱系的两个极端。

完全竞争,说的是有无数多的人,生产一模一样的东西,所有人共同决定价格,比如粮食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在长期,绝不会赔钱

垄断市场是只有一个生产者,想不赚钱都难,往往这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结果,比如微软。可是垄断者会妨碍一个行业的进步,所以国家才有反垄断法,不允许任何人操纵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的、假想的市场结构

  1. 有无数多个买方和卖方。无数多个,使得任何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没有影响别人的能力和意愿。
  2. 信息是完全的。买方和卖方知道交易商品涉及到的品质性能,生产销售的所有信息,不用担心被骗买到假货的问题。
  3. 产品是没有差异的。在哪里买都能够买到差异可以忽略不计的产品。
  4. 进入和退出市场没有任何阻碍。

结论:任何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都没有能力创造价格或者改变价格。

价格

那么价格是谁决定的呢?

价格是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创造出来的大家都会接受的价格,而不会有人想去改变它。

好处

消费者的好处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最好?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最低的。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假定你有无数个同样商品,第一个商品是最有用的,所以你愿意付较高的价格,但是最后一个商品效用最低甚至没用,因为前面的商品就满足了你所有的需求,所以你不愿意为它付钱。
而在市场定价中,往往以最后一件商品的价格决定市场的价格,所以在有利润的前提下消费者交付的价格是最低的。

但是市场上并不总是人人都能买到市场价格的商品,有人就愿意以1500元买标价1000元的衣服,这是为什么?

在所有商品中,最后一件衣服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低价格,即1000元,而倒数第二件衣服,消费者会觉得效用更大,衣服很棒,就愿意支付更高的钱——1500元得到它。
1500-1000=500,愿意支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是消费者愿意多花的钱,经济学叫消费者剩余
如果没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是不愿意买商品的,因为商品的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导致消费者剩余为负数。比如,你只愿意出800块钱,经过计算,消费者剩余是-200元,你肯定不会买这件衣服。

但为什么会有消费者剩余出现,而不总是按照标价买呢?

  1. 几十年前有过按照标价买的时候,大家兜里揣着的都是粮票,但那时候属于计划经济,价格由一个主导者说了算。 现在是市场经济, 价格本身是会有起伏的变化的,这也是市场经济的特点。
  2. 如果你买了衣服,虽然你没有实际获得500元的物质收益,但是你心理上有收获,而且很重要,毕竟人是主观的动物。

生产者的好处

背景:因为价格太低,完全竞争对厂商并不如对消费者好,但也有一些好处。

首先,对于厂商而言,如果销售价格能够达到第一个商品到倒数第二个商品,厂商都获得了消费者剩余,都占了消费者的便宜。

其次,厂商肯定不吃亏,也不会亏损。所有亏损的厂商最终都零成本退出了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厂商能在完全竞争市场存活下来,一定是盈利的生产者。

反过来,厂商也没有占便宜,也就是生产者不会获得经济利润。因为但凡在完全竞争市场有经济利润,因为市场信息完全公开,所有人都会蜂拥而入。这时候供给上升而需求不变,价格将下降,部分厂商因为失去利润而离开市场,供给减少,价格回调。

在完全竞争市场,是难以争取到稳定的经济利润的,但一个理想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厂商不需要一个企业家带领,因为即使他每年都发现了新的经济利润,都会在短时间内被同行模仿,难以形成商业壁垒。

严格意义上完全竞争不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是现存市场改进的方向和参照系。


垄断

垄断的特征是,垄断者具有决定价格的力量,因为它是唯一的生产者,也因为信息不对称,别人不知道实际的生产成本是多少。

具有定价绝不是随意定一个很高的价格,太高,消费者会拒绝购买,转而买其他替代品。根据供求原理,垄断者如果想多出售产品,通过降低价格可以增加购买需求。

垄断的形式

  • 自然垄断
  • 行政垄断

自然垄断,是说当一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时,由一家厂商提供,其平均成本最低,由多家厂商提供反而高,所以由一家垄断经营时,价格可能是最低的。比如,自来水、电、燃气供应。

行政垄断,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阻止其他厂商进入而只让自己指定的厂商运营的垄断,比如铁路、邮政、电信和银行等部门。

价格

价格的制定,垄断企业,尤其在自然垄断行业是产品的唯一供给者,信息缺乏透明度,很可能定价远高于平均成本,获得经济利润。

如果没人控制和监控垄断企业的价格,那么消费者的利益不就会受损吗?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

  • 价格听证会,采取听证的方式,让垄断者披露有关信息,把价格定在接近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不至于让垄断者没钱赚,同时也不能亏钱,那样就没人愿意继续做这个行业了,所以有时候国家会补贴某些垄断行业以为消费者提供较低价格的产品。
    比如,国家正在推行的5G技术中,国家发放了大量的企业补助。2019年,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在广州市建设了10411个基站,获得了广州市政府3123万的补贴。换算下来,广州市政府计划为每一座5G基站提供3000元的补贴。
  • 反垄断法,也叫做经济宪法。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垄断法,并自2008年起8月起施行。反垄断法的目的有两个,
    • 一是防止出现垄断高价侵害消费者利益。
    • 二是保护合理竞争,有些产业如果发展成一家独大的场景时,对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政府不希望看到一个企业拥有改变社会舆论风向的能力。
      例如自从特朗普当了总统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后,美国对自家的四家科技巨头谷歌、脸书、亚马逊和苹果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垄断调查,2019年7月12日,对脸书滥用用户数据的丑闻开出了50亿(2018年收入高达560亿)美元的历史最大罚单。

好处

消费者的好处

在形成垄断市场前的公司竞争的时期,竞争公司会对消费者发放各种优惠以抢占市场份额。

2013年滴滴和快的的打车大战就是两家公司互相争夺打车服务市场的垄断地位,那可谓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凶残的一次烧钱补贴的大战,那段时间回忆起来挺美好的,因为全国人民打车都不用花钱了,连平时最最抠门的人都打车出门,连那些不出门的人都要打车去转两圈,否则就觉得亏了,那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共产主义了。

生产者的好处

垄断市场形成后,因为垄断企业经常有经济利润,又不必担心竞争的威胁,垄断厂商就有动力和可能进行创新、研发、改进品质和服务。

不过尽管垄断者们怎么提供优质的服务,他们的低价和打折,并不是他们的 仁慈,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赚取更多的钱而已。

所以,垄断最终是不好的。


总结

竞争和垄断只是两个极端的市场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他们都处在竞争和垄断类型中间的平衡位置,但这里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可以给我们分析复杂市场提供一个标准和参考。

比如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公司已经占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它并不是靠政府关系得到如今的地位,而是在技术上和创新上远超同行形成碾压,对苹果来说,智能手机就是它的垄断市场。

整体来讲PC市场,对微软来说,也是他的垄断市场,它从PC行业里面赚取了非常多的利润,但是如果我们对PC市场分类,你会发现PC市场也分高端,中端,低端,或者轻薄本,游戏本,全能本。而苹果的mac电脑凭借其性能和设计位于PC市场的高端机型,所以其实在垄断领域里面,微软可能并不能把整个行业都占全,也有其他公司做得好的地方。

整个市场是块蛋糕,里面既有蛋糕胚也有奶油,层层嵌套,如果新的公司能够通过良好的定位,找到一片空白市场,同样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往期文章:


如果你在我的文章里获得过思考和启发,如果你想看到我制作更多用心的文章,欢迎通过订阅的方式关注我的频道,每一个关注的行为,都是在为你想要的那个世界投票,我们下期见。

 


欢迎大家关顾我的Facebook主页「Y Life Book」以及我的公众微信号「不点语书」,我们下期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