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科技进步迅速,技术上的更迭让人们更快更方便地生活工作,随着5G技术普及和强人工智能到来,未来人与人的沟通将更加容易。
然而越来越“方便”的过程里,人们不仅没有因此解放双手,反而事情越来越多,听到许多人嘴上说着工作很累,但实际手上一直从未停止工作,反复确认工作邮箱,社交账号的最新消息。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迫切的想平衡工作和生活,梦想过上李子柒仙女一样的生活。
02
为了厘清工作和生活的不平衡的问题,首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们忙碌不停呢?
让我们从头讲起,我查了一下工作是什么,从工作的基本定义和发展来看,发现工作在不同时期其实有自己不同的含义的。
原始人和采集人时期,
人们因为需要生存,所以他们会去采集野果捕猎求生存,也可以说是本能驱使的行为。人们会因为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去更远的地方,做更多的冒险。
后来祖先们发现了野地里生长的野麦,进入定居的农业时期。突然发现不用再到处奔波,只需要守在这里,每年都有粮吃,那个时候很容易吃饱阿,一吃饱的就玩呗,也没有什么人口控制的政策。当时人口仅仅1亿人左右,突然发现家里多了好多娃娃等着吃饭,没办法,继续开垦土地,扩大农田。这个时期的工作意义,是繁衍。在生物学的角度看是非常有意义的,那就是可劲的生娃,以追求整个人类种族的灿烂开花。
农业时代和原始社会后期的时候,
人与人之间会做一些小规模的商业交换。比如你做衣服比较好,我可以拿我家的小麦和你的衣服互换,这样我就不用费劲心思去学习做衣服,你也不需要花时间种地,满足了双方的利益,优势互补。
总的来讲,商业和经济普及得益于货币的诞生和人类生产力大幅增长的工业时代,更早的时期也有,但规模没有工业时期的大,在农业社会的地盘搞商业活动是会被看笑话的,因为连自产自销都做不到,还想往外卖,受到技术和时代观念拘束。
商业和工业社会到来,
如果把商业简化一下,咱们可以把所有人当做是一个人,人体的每个器官实现专业化,都有自己的职能,商业是我们的身体的循环系统,红细胞就是商人,红细胞把我们需要的氧气、养分带给我们,使我们生存下来。这个人可能欲望很多,想得到食物,他就拜托肌肉和大脑这两个部分,让他们找到食物,我们的循环系统保证它们活得好好的,如果它们的工作成果够大,比如抓到一只打猎物,我们可以给他们更长时间的假期,几天都不用出门了。如果这个人太闲精力旺盛,得找点东西消耗时间,就得做点娱乐活动,追求一下诗和远方。像女人吃饱了喜欢问男人“你爱我吗?我这件衣服好看吗?”,虽然你已经累得不行了,那还得说“爱,比牛郎织女、杜甫李白之间的爱情还要深;好看,钻石都没这么好看”。
由此,商业和工业社会的出现其实极大程度淡化了人们的生存本能,发展起来的地区人们会有更丰富的娱乐项目和交流活动,这个时候的工作,除了单纯追求金钱外,是精神享受和愉悦,脱口秀,舞厅酒吧等娱乐活动就开始出现。
商业起来了,商业对交易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科技因素列入了发展中后,科技里面有很多代表,火车、汽车、电灯、电话等等,时下的就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投影技术(AR, VR)、5G和物联网。科技很快就占领了人类社会基本全部的板块,甚至未来科技会成为人类的一部分,比如生物科技技术,整容整形、纳米机器人、生物视网膜等等。
如果真的这些科技能够实现的话,工作的意义没有了,因为那可能就是共产主义。如果还有人工作,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那一定是艺术家、作家,音乐人这些从事文艺类工作的人,创造力和人际工作的内容,追求某种意义和抱负的人。
另外,
需要提醒的一点,不要以为现在所有地方都有人类文明,同理也不是所有人都解决生存问题。根据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共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他们中有84.5%都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亚地区,其中有一半都是儿童。
可见,历史上人类所经历过的所有时期的工作需求,到现在都是存在的。有些人为生存而工作,有些人为社交需求而工作,还有些人为自我实现而工作。
03
知道了工作在不同人的4种不同意义之后,把自己放在其中,以此知道自己该秉持何种对工作的态度?
为了生存而工作的人,
“工作”就是你的生活,如果你不工作,就是对自己生命的放弃,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即使再累再苦,都得坚持着。而努力工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是你们可以拥有更好生活的前提。
这些人可能是贫困农村的,山区的,居住的地方偏远,没有什么好的挣钱手段。或者是那种荒野的开拓者,当他们来到新的地方,就必须找到可以建造居所的地方,找寻食物和水而做最苦最累的工作。
他们拼的是什么?拼的就是在不是人呆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拼的就是不是人。
为了传宗接代而工作的人,
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963–1973, 2.2%,6.82亿–8.82亿,文革十年(66-76年),增长率最高。
中国人口增长最低,1960-1961, -1.02%, 6.67亿–6.6亿,全国性的饥荒(58–62年),即使工作了也得饿死的情况。
娱乐行业、教育文化行业没有普及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发现自己吃得饱穿得暖了,文革。分析一下原因。
做推测,你工作了,有时间,没事做,生娃,家里人多了,需要工作更多养活家里人,直到没时间生娃或不敢生娃,这可能是一个工作意义上倒退。
培养兴趣爱好,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健康的爱好,读书,学习音乐,运动长跑都好,同时远离不良嗜好「黄赌毒莫沾」。别把自己不当人当流水线,除非你可以拿当流水线这事合法去赚钱,那我没话说,向你大大地竖起大拇指,择日还得登门谢罪,当面讨教,重点在最后两个字。
为了精神愉悦而工作的人,
当然你跟我说你没有什么爱好又不想学怎么办?没关系,你不知道怎么花费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有人会帮你们解决,他们的工作就是怎么针对你们这些专门没有兴趣爱好的人,为你们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精神后浪。
影视剧《庆余年》《锦衣之下》《冰糖炖雪梨》,明星肖战鹿晗李易峰蔡徐坤,综艺《青你》《创造101》,脱口秀《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交友软件,国外有tinder,国内有探探,娱乐软件抖音快手视频,游戏农药吃鸡。工作是为了能玩更多的游戏,工作是为了能在家煲更久的电视剧,工作是为了能买到明星的演唱会门票,工作是为了晚上可以打斗地主决战到天亮。
题外话,你们真的得感谢工作,如果只是单纯的享受无线级别的娱乐,人会无聊死,每次重复的享受刺激会逐渐的减弱,你不得不索取更多,有点类似于慢性“毒品”。刚好有一样东西能让你的享受和刺激之间有间隔,让你每次得到的愉悦感是差不多的,那就是工作。
如果说娱乐是兴奋剂,那工作就是抑制剂。人不能只打兴奋剂,打鸡血过头说不定哪天就嗨挂了,有工作就不一样了,回忆一下,当你在工作隔间里无聊的时候,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一个声音在期待着下班,越临近下班点那个声音就越大。下班前的十分钟是你最兴奋的时候,尤其是老板说,今天晚上可以按时下班的最后一秒,感觉天上简直就跟掉下来100万一样。
为了人生意义而工作的人,
在《原则》这本书里有讲过,瑞·达里奥称这种人为“塑造者”。至于这种人,应该不需要我的建议,所以仅带大家了解一下。
他们都是独立思考者,不会让任何东西或任何人妨碍自己追求大胆的目标。对于事情应该怎么做,他们在头脑里有十分坚定的规划,同时又始终愿意在现实中检验这些头脑规划、调整做法,从而使规划效果变得更好。他们都极为坚韧,因为相对于他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经历的痛苦而言,他们实现梦想的决心更强烈。也许最有意思的事,他们关于未来的视野比多数人宽广,或者他们自己就有这样的视野,或者他们善于从能看到更多东西的人那里学习。他们都能同时看到大图景和小细节(以及中间的层次),并能综合在不同层次上总结的观点,而大多数人通常是见此不见彼。创造性、系统性、现实性在他们身上合而为一。他们既是坚决的又是开朗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对表现一般的手下不能容忍,同时想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有益的影响。
列举几个当代代表人物,
国外,给计算、音乐、通信、动画和摄影领域带来了革命性改变,打造了全球最大最成功的企业,苹果帝国的史蒂夫·乔布斯。商界伟大的塑造者,特斯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太阳能公司 SolarCity 的创造者埃隆·马克斯,服务全球亚马逊公司的贝索斯和奈飞公司的里德·哈斯延斯。
国内,比如马云爸爸的阿里帝国,缔造了淘宝全民剁手应用,支付宝全民助更快剁手工具,钉钉,让广大中小学生、上班族愿为之留下五星好评,专门抽出五天量化评分。创造了月活11.64亿的微信社交软件,通过微信改变全民生活方式的腾讯帝国创始人马化腾。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厂商,带领人们迈向5G时代,华为的任总任正非。
如果说,对于第一种人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话,那么这一种,“工作”就是意义。这非常的反人类,你可以想象一个每天只要醒着都在工作的人吗,当你笑别人是个工作狂不知疲倦地工作的时候,其实人家根本不觉得自己在工作,也不care你们说的话,反正大家翻一翻自己的银行流水和荣誉就立马得跪,反正他们觉得是同一种生活,带他去比弗利山庄Beverly Hill购物,去尼斯、巴厘岛或者夏威夷晒日光浴,踩在柔软的黄金沙滩,乘着豪华游艇环游地中海,那也只是换了一个工作场景而已,晚上该睡4个小时还是睡4个小时,凌晨6点起床还是6点起床。这种时候我估计还在自己的被窝里流着哈喇子做着一个人的英雄梦,害,大佬就是大佬,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总结
其实你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做起来很难吗?
除了对于那种为生存而工作的人还有把工作和生活合为一体的为自我实现工作的人外,前者是活不活得下来的问题,中国官方数据,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共551万人在里面,先不说数据的真实性准确与否,概率上说,0.4%,如果你出生在中国东部地区,这个概率更加低。后者则根本没有需不需要平衡的问题。
真的不算难,其实大家经济还有情况大都不是上述的两类人,难在什么地方?冷猫君觉得思维惯性更加可怕,对人的行动有更严重的影响。有些人穷怕了,刚富起来起来,花费不节制,趁着还富有赶紧多享受,以后不知道哪天又一无所有,有些人穷怕了,富起来把钱放进银行,照着过去的生活省吃俭用,明明1分钟公交车程的距离,非要花30分钟走路,明明花点钱就能找人代办,非要自己三番五次的跑。更可怕的是,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女,一方面从小接受家庭观念的熏陶,另一方面当自己真正进入社会又会发现自己和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让工作侵蚀掉生活中的你,要么是被某种观念裹挟住了你还没有认识到,要么是你知道但你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没有力量面对观念之外的未知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古代圣贤包括当代大佬呼吁治心修身再齐天下,这都是已经说烂的道理了,先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再针对性提升素质能力,从而得到你想要的应得的。
总得来说,真的不难,面对这个问题,它不需要像做数学公式一样,微分积分开分平方加减乘除,就是让你更了解认清自己,这是一个心路历程的一小步,虽然是一小步,却很有难度「还挺押韵」。至于后面鼓起勇气去打破,根据个人的情况,如果你想打破,那么恭喜你你将迈出人生的一大步,如果你没有勇气,可以先苟着就苟着做个草地吃鸡伏地魔,但最后一个人你总得开一枪吧,那样也行。最忌讳的是什么情况,是你知道了自己,终身没有改变的勇气,永远的活在挣扎的纠结的心态中,那还不如不开智,谁闲地给自己找罪受,真的还不如不认识自己好呢。
好了,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各位朋友们喜欢和受用的话,欢迎转发分享这篇文章,国外可以关注我的Facebook主页「Y Life Book」,国内可看微信公众号「不点语书」,我会每星期推出一篇精心准备的好内容给大家哦。
往期文章:
这是我的生活见闻、体验与心得,我会在这里做自己的记录和抒发,我想要把所有好玩的,有趣的,新奇的和真挚的想法记录下来,留给以后的自己,告诉现在的你们{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