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成功不来源于你自己,然后呢?

最初拟定标题:公众号的展示方式让大众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前阵子翻看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岳云鹏:爆红那一年,我差点就飘了》。我很感兴趣,从标题上我以为讲岳云鹏的,虽然他是说相声的,但我是他鹏歌王的粉丝。谁知道是从岳云鹏引申到工作,立意很好的一篇文章,不过贩卖焦虑加一碗鸡汤,总结下来:

你的成功很大程度来自于你所在的环境和平台,如果脱离这个环境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里面用了多个人物例子,岳云鹏,张铁林,C罗,还有一则寓言故事。它写的怎样不是本文的重点,在观看文章的过程中。有那么些时候,我个人有种不知道在看什么的感觉,你写的我都懂,然后呢?文章戛然而止。最后我再回头,重读全文,在内容吸引人上,作者做的非常好,却少了行为的改进和想法的提升。

顶多给你一个,嗯,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嗯,你说的这个问题我知道了,以后我得多多注意。「戛然而止」

感觉在作者触类旁通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仿佛作者跟我说,

“你这里,你那里,上面下面里面外面都有问题,一定要意识到呀!噢,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

所以我得出了一个自己的结论:

公众号的展示方式让大众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从文章的内容上面看

当然不是说作者这么写有什么问题,毕竟大部分人看这类文章仅仅是寻找一个情感共鸣的话,这篇文章恰恰迎合大众需求。我只想找一个懂我的作者就可以,天天白嫖人家,岂不快哉。可实际上,你可不是白嫖,你看文章10分钟,你已经投入10分钟的时间,这可是你正在花费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罗振宇曾在节目中说过,“现在很多商业模式的本质都是在抢夺用户的注意力”。你觉得你的注意力不值钱,别人不这么认为。

毕竟只要人们一天不长生不老,人们一天都没资格说自己拥有一切,你刷着手机的时候,时间从你的身体溜走了。你说天天在网上看小黄文,你能成为霸道总裁吗?

公众号文章内容的挑选,是一种主动的迎合大众需求的标准。

从文章的段落上面看

先看从文章里节选出来的几段话:

不知道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是不是觉得里面有很多个新奇的词、成语,还挺酷的。

当时读到这,读到一半左右,我就开始找不到自己要读什么地方,要说原因是什么,那我怎么看怎么每段都一样接着就迷失了。

这267个字,其实都在写同样的内容“无限接近权力,但不等于拥有权力。”然而同一种内容,变着戏法的放在你眼前,甚至都没有变戏法,五段话里面有三段话全部用“位置”这个词,只是形容用的成语变化了。

这种把整段切分段落成为一句一句的短句子的展示方式,让整个文章有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放在音乐里是一种独特的律动。

从接受内容的难易度上,句子分得多,人在消化单独几句话时比较容易轻松,但是却很容易忽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有利有弊,如果你想看酷炫的广场舞大妈翩翩起舞,就别指望广场舞大妈打着呼啦圈给你讲哲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好书,它告诉我们,读书有时不仅仅是了解本句话的意思,你还得时刻记住这句话背后的背景是什么,这句话服务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映射了什么生活现象?

往往很多人读书,读下来觉得啥也没学到,什么都没进脑子里。就是只关注一句话单独的意思,而忽略段落的中心,和作者写这个段落的目的。

如果说真的有那种让你学不到东西的书的话,有一类,霸道总裁荒野斗鸡,美女上司爱上我等一系列网文欢迎您的加入。随便你内容怎么分散,我可以把美女上司如何向我抛媚眼,如何向我诉说人间不值加疾苦,如何巧妙的让我学会了修水管的过程正说倒叙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毕竟沉迷过一阵子的,还好我迷途顿悟苦海无涯,海中翻身咸鱼出海屎味犹存。low是low了点,但是接地气呀,是不是。虽然想做遨游太空的小麻雀,但羽毛始终得向牛顿老师低头。

从文章的逻辑上面看

逻辑属于缺失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说,文章最后给人的感觉是戛然而止。

这就好像做梦,好不容易用贫瘠的知识跟人家高谈阔论,使用三寸金莲舌头,准备和人家深入交流的时候,裤子挂在床头了。然后,“啪 ”,我家的猫一下坐到我的脸上。我醒了,好,我决定,今晚叫兄弟们撸猫撸到死为止。

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像这种,只给我发掘问题,但是不解决问题的文章,我觉得简直不要太耍流氓。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 发现-分析-解决-可能性 等四个步骤,然后它直接只给我们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就一点点,后面的步骤直接没有。

真的,起码你得说今天先挖个坑,且听下回分解都是对读者的负责。因为我对责任的看重,所以也爱说。 说回来,作为读者,一般来说仅仅就是消费内容创作者想给你看的内容,所以往往读者对生产者的内容是没有要求的。你给什么,我就看什么,你越给我还越喜欢。

可是如果他创作了10篇,同样的文章,仅仅发现问题,告诉你 你需要认识到你现在是个菜鸡,需要买pyhton的课程,需要给小孩子早教,需要买学区房,需要会修水管修电脑,需要做女装大佬,需要和隔壁老王打好关系,需要来套猛男健身系统课程,需要胸口碎大石,需要屌炸天 等等等等。那就只能是贩卖焦虑,你越看越有危机感,开始生怕错过一篇文章,因为它对你已经是一个危险雷达,帮助你早点知道危险有什么。

但是人家没给你解决方案,如果自己不主动动脑思考,并且去实行去碰壁,你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消除这些焦虑的办法。也就是说,如果你订阅了一大堆的公众微信号,可生活却是萎靡不振,那么可能,你,已经被这一帮子从你焦虑里发财的账号给驯化了。

最后,你已经不再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再主动自发的去解决出现的人生问题,就这样不断的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可能最后你还要骂上天没有给你一个正名的机会,没有派一艘船来拯救掉落在水中的人。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国外可以关注我的Facebook主页「Y Life Book」,国内可看微信公众号「不点语书」,我会每星期推出一篇精心准备的好内容给大家哦。

这里是不点语书,一块「思考」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e4ba8ce7bbb4e7a081.jpg

 


欢迎大家关顾我的Facebook主页「Y Life Book」以及我的公众微信号「不点语书」,我们下期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