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批评我的三观

人生观就是丢掉原则的价值观,说白了,价值观也就是不考虑现实的人生观,说白了,世界观也就是没有个人倾向的价值观。他们互为影响,也可以是一体。

这是我在网上胡乱地看,无意中看到的一句话,也因为这句话,让我写了接下来的内容:

排序

价值观 > 人生观 > 世界观

场景

面包和爱情

面包和爱情,是人的问题,是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争斗,是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的争斗。

面对面包和爱情,你会怎么选?

如果个人价值观比人生观强烈,那么此人追求精神指引;以人生观来看,很显然是面包,因为人生观只解决人生要如何越来越好的问题,谁不想月入百万,不想一夜成名,不想追名逐利,所以有愿在宝马车里暴雨梨花,也不想在自行车上无拘无束。

价值观可变,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同样的选择还好,但个人的选择权就被放弃掉了。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相反的话,会很难受,人夹在中间被两种力量拉扯,是一场持久战。

一些很厉害很幸运的人,把自己的价值观植入到了别人的人生观中,然后自己的价值观引领自己行动,而其他人追随他们,因为自己提出的价值是被人认可的。

举个例子,杜尚的《泉》,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男生公共厕说的小便池,把它一平放,就叫艺术品,你怎么说?

你说不是吧,对不起你不是懂艺术的人,

你说是那你就接受了杜尚的个人价值艺术观。

这样我觉得杜尚就算拿出一把马桶搋子,放在“泉”里面,你会觉得那是喷泉的“泉水”。

大部分人是逐渐的落下阵来的,一点一点的在这场战争中被蚕食,十年后,你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还有些人是反复横跳,缺少面包的时候,做人生观的事情,觉得面包够了,就又回到自己的价值观里,等面包没了再去做面包的事情。自己会非常累,不过好歹能留下些价值观指导下的作品,同时也留下了物质的黑历史。

说到这个大家可能想到文森·特画家梵高、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艺术家们创造了自己的作品,开创了某个领域的东西。要和他们一样才能算是有价值的价值观,但是他们都没有得到面包,一生穷困潦倒。

我并不觉得追求自己想要的就必须要经历穷困潦倒的一生,所以我认为他们虽然留下了传世之作,但是他们没有听到任何的赞美之词,所以是失败的。如果我是他们我肯定是觉得自己这一生都是失败的,因为我并不知道未来我的作品会在拍卖行里拍出上亿的价格,成为中小学阅读必读书目,艺术生必须要学习的曲目。

同样也有两方面结合的非常好的,也必然会受到两方面的不待见,艺术界觉得你不是个艺术家,商业界觉得你不是个商人,两边拿你不当自己人。

不过只要把自我位置摆正,价值观捋清扶正,他们背后可能只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好,因为你真的把艺术带进了商业,把价值观传输到了人生观里面,你不该为此自豪吗?

危机

如果有人现在表示要杀掉我,

用人生观解释的话是什么?

那就是保命要紧,撒腿就跑,方向不管,哪里人多去哪里,即使我身上负重着二十公斤的肥肉在空中飘荡。身上的钱物,首饰项链全都给你,留我一条狗命,我只想做个社畜。

那价值观呢?

你伤我不要紧,但别伤害别人,或者说劳资就是看不惯你欺负弱小的样子,看我不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是不是看上去很正?很高大威猛很帅酷炫狂拽吊炸天,可实际情况是什么,正常人哪里经过专业的搏斗训练,歹徒一般都带把刀具,上来给你来两下,那不是掉地上的软柿子。

表情包:猫和老鼠表情包第2弹-妖趣网
一组超棒的猫和老鼠表情包,也可以做头像

当然也不排除,总有一两个有实力或者刚好走了狗屎运,歹徒本身就是脑子有点残废,那这种人多半就有机会上新闻上电视,成为我们人民的英雄,为人民服务,多么让人没法抗拒的美名。

可是,正义感十足也有能力的人较少,因为见义勇为本身就是一个得到的成就和承担的风险极其不对称的举动,另外是歹徒也很少呀,毕竟警察叔叔也不是吃素的,两种人能不能遇上都是小概率事件,更别说跟警察比,始终还是专业的来办比较好。

黑人抬棺」到底是什么? - 知乎

别一不小心,事没办成,提前送自己上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孟婆汤一生就喝一次,且喝且珍惜,又不是小孩子,赶着投胎吗。

那世界观呢?

保命要紧,如果保命很难,就找机会反杀。脱离了人这个身份来行动,我是作为一个生命活着,如果有东西威胁我,先看我走不走得脱,不然我就把他做掉。

带着世界观是什么样子呢,要么成神,要么成兽。成兽就是尊崇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相互竞争;成神就是掌握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矩。

如果判断当前的场景,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情况,那绝对会马上先出手,生存的几率会大一些,依照刘慈欣老师的黑暗森林法则,高等文明和高等文明之间都互相比谁的枪更快更准,更别提人这种何其弱小的存在。

如果判断按照正常规律,这个歹徒无意间不专业地大呼叫嚣,好像怕大晚上的没人知道自己是打劫的一样,虽然状态亢奋但是只求财不馋身子,还好,我的屁股保住了。失去点钱又如何,歹徒也绝对不会有进一步举动,甚至全身财物给了后歹徒只拿现金还你包和证件还跟你说句谢谢转身就跑,留你在风中凌乱,打劫都这么有文化,这地方一定不简单。

模型

我不太认同所谓的三大观念的线性关系,价值观 > 人生观 > 世界观。如果我们能够给三种观点之间赋予一些联系和目标,将是一个很生动的模型。

现在是一场森林的狩猎游戏,我们作为个人的价值观是玩家,而我们的敌人是野兽,代表着人生观。野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吃掉所有的个体,永续留存。个人的话就是躲避野兽的爪牙,有些人不主动躲避,被野兽理所当然的吃掉了,有些人一直不断地逃不断地逃,最终筋疲力尽也被吃掉了。

那这个游戏的翻盘点在哪里呢?

作为个人寻找丛林里散落的道具,它们作为世界观碎片存在,我不断地被迫逃亡,在这个世界上收集所有和世界观相关的真相和拼图。如果我找到了,我就得到了一样可以和人生观抗衡的方法和策略。

有两种可能的策略和方法。

一,我自己化身成一只更强大的野兽,把人生观吃掉,并且我依然要防止我的敌人出现,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下一个“人生观”而不自知。

二,我知道了面前这只野兽的所有信息,它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食物,睡眠习惯等等,因此我调整自己来规避它。我还知道森林里有其他生物,它们中有哪些能成为我的朋友,有哪些能成为野兽的敌人,我不断和友好的生物加深联系,并尝试在敌人和敌人之间制造冲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到整片森林,在森林里制造一块稳定而强大的团体。

总体感觉还不完整,但是以上,是我对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的思考,小编鼓励大家也多动脑筋,质疑我提出观点里的不合理之处,或者告诉我森林游戏的结果,可以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言,欢迎一起讨论。

 


欢迎大家关顾我的Facebook主页「Y Life Book」以及我的公众微信号「不点语书」,我们下期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