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的算法与新官堕落定律
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对话门子。
清官徐均冤死,明太祖朱元璋办开国元勋永嘉候朱亮祖的故事。
离朱元璋越近,被揭发处罚的概率越高;而不归朱元璋直接管的小官,被揭发处罚的概率则逐级下降。也就是说,在省部级官员这一层,朱元璋算的帐比较有说服力。而在县处级,门子算的帐更有说服力。
读书笔记: 对官员如此,教育学生何尝不是,考试和学习告诉你只要努力就能够拥有更好的工作和人生,哪知道进了社会就要接受职场和人间大学的再教育。
犹如在火炉中打得热火朝天,第一次教育,拿出来丢到冷烈的水中,只听滋滋滋的声音,再次教育,与之前红彤彤的形象完全相反,是一把冷冷的冷兵器的诞生。
2.晏氏转型
齐景公派遣晏子治理东阿。
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读书笔记:
百姓的力量和声音比三邪与二馋弱,百姓从仁政中得到的比三邪与二馋少,故百姓的动机比三邪与二馋的弱。三邪与二馋与百姓相比是少数人,同样一块大的利益,对于三邪与二馋来说是极为诱人的,但是如果把利益分摊到每个每个百姓身上,你就会发现他们也觉得没必要为几个小钱而丢了性命。想用点小钱息事宁人,让官场和民间恶霸激起贪欲。
3.身怀利器
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乃是官吏们的砍价本领。「合法伤害权以及合法恩惠权」
清代四川一种流传甚广的陋规,「贼开花」,「洗贼名」。
合法伤害权在监狱里表现最为充分,陋规也就特别多。刑部喜欢折腾事的司局长们,下边的办事人员、狱官、禁卒,都获利于囚犯之多,只要有点关联便想方设法给弄到这里来。一旦入了狱,不管有罪没罪,必械手足,置老监,弄得他们哭不可忍,然后开导他们,教他们如何取保,出狱居住,迫使他们倾家荡产解除痛苦,而当官的就与吏胥门私分这些钱财。
晚清谴责小说作家李伯元《活地狱》里描写过这样的场景,衙役头子开导犯人时,将犯人领入一个很舒服的屋子。「这个屋可是不容易住的。进这屋有一定价钱。先花五十吊,方许进屋;再花三十吊,去掉链子;再花二十吊,可以地下打铺;要高铺又得三十吊,倘若吃鸦片烟,你自己带来也好,我们代办也好,开一回灯,五吊。如果天天开,拿一百吊包掉也好。其馀吃菜吃饭,都有价钱,长包也好,吃一顿算一顿也好。」
不仅衙役要钱,连牢狱中的前辈也会要钱,最终犯人没带钱,衙役一怒之下,将他送入一道栅栏门,里边的犯人又让他掏钱孝敬,犯人拿不出来,众人一拥而上,将他打个半死。
就连死刑也需要受贿,如果你给钱可以让你死的快一点,如果不给,可以让你连续死三次,比如绞刑,就连斩首都有「质其首」的技巧。捆绑方式上也可以做手脚,给钱让你舒服一点,不给钱挑断筋骨再捆绑。
牢狱和班房(类似临时拘留所)是合法伤害权密集的大本营,因此也是贪官污吏的镇山之宝。